高考是越来越重,还是越来越轻?对考生,对家庭,高考究竟有多重?有人坚持认为高考是改变命运的途径,有人觉得重要性在于完成一场成人礼,也有人觉得只是一种选择, 一种符号,您认为呢?
改变命运篇——敖伯:“我弟弟就是通过高考改变命运”
63岁的敖伯带着女儿从白云区的桂花岗坐了两趟公交车,赶到了位于金沙洲的白云中学考场。他是第一个到考场的家长。这是女儿的第二次高考,他比她还更紧张。敖伯和老伴儿都已退休,如今两人的退休金加一块才4000元出头,但再大的苦他也愿意吃。
“我才上到初二就没学上了,那时候家里穷,需要养家。”敖伯说,“我们这代人就是吃了没有文化的苦,只有干苦力。”敖伯说,他以前在工地上奔波忙碌,一辈子就过去了。也正是自己吃过苦头,所以他格外盼望女儿能通过高考改变自己的命运。
敖伯说,他最小的弟弟就是通过高考改变了命运。“当年我弟弟在执信上中学,读书刻苦得很,后来他考上了华南工学院,现在叫华南理工大学。”敖伯说,如今已50岁的弟弟在一家美国人开的高尔夫球杆厂当经理。
去年高考,他女儿的文化成绩不太好,复读一年后,女儿已经在高考前通过了西安美术学院和广西艺术学院的专业考试。敖伯算了一笔账,女儿四年大学需要约20万元。敖伯已经打定主意了,如果女儿顺顺利利考上了,他就把家里那套两房一厅的房子卖了,再换一套小一点儿的房子,好供她读书。
成人礼篇——孙老师:“一个人经历过高考会长大很多”
孙老师在海珠区教育局工作,她在1987年参加高考,考上了华中师范大学。女儿则是今年高考。在孙老师心目中,高考最大的意义就是“成人礼”:“一个人,经历过高考还是不一样的,会长大很多。”
43岁的刘姨1994年从四川到广州工作,在华附读书的女儿今年参加高考。“我最在意的,是女儿通过高考长大了。比如她今年明显成熟了,也能感受到家人的爱。”所以刘姨笑称自己今年是“嫁女儿”——“从高中嫁到大学啦。”她还准备了嫁妆——“今天下午高考结束后,我会亲手送花给女儿。”
将高考视为人生体验的不在少数。在考场外,数位家长均表示,参加高考可以说是绝大多数内地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。“不管成绩好坏,只要孩子尽力付出了,大人也不会苛求。”四十四中的考生家长林女士认为,高考是磨炼孩子意志、提升心理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一个难得的机会。通过高三这一年的应考准备,高考的检验,都是锻炼孩子应对各种困难和挫折的机会。“如果缺少了这一环节的体验,我认为人生的意义或多或少会打折扣。”
选择篇——余小姐:“让孩子参加高考也是多一种选择”
星海音乐学院大三学生小D,从三年前每年都会来高考考场。他是想记录下每年高考的一些细节。他说,整个社会都在为高考让路的,这可以让考生、家长安心很多。
高考在人们心中有多重呢?小D说,根据这几年的观察,他觉得是“家长越来越看重,学生越来越看淡”。因为对自己未来的把握有信心,选择更多元,所以很多学生的心态都是“我尽力去考,即使考不到满意的分数,路还是往下走,信心也不会丢”。
“其实,高考能不能改变命运呢?很难说。”小D说,现在本科,特别是二本毕业生工作难找,高职毕业生反而好找工作。
44岁的余小姐在1988年参加了高考,现在她当了考生妈妈,开始对高考另眼相看,“高考改变命运说大也大,说小也小。高考不是唯一出路。让孩子参加高考,也是为了多一种选择。”
怀旧篇——何同学:“想回味一下当年努力奋斗的感觉”
怀旧属于每一个人的情感,在仲元中学外围观的人群中,有两位是已经毕业的原仲元学生。这两名学生今年读大一,昨天下午特意回来“体验”一下高考的感觉。何同学说,回想自己考试的时候自己非常紧张,但是如今当她作为一个旁观者,那种紧张的感觉再也找不回来了。另一位高同学说,读了一年大学,越来越怀念高中的日子,尤其想再经历一次高三的课堂,回味当年努力奋斗的感觉。
华南农业大学大一学生卢俊霖,一早就来到七中考场,他希望为师弟师妹加油。
“只要不加上‘非……不可’的定语,我觉得高考并不太重要。”捧着一束玫瑰等待女儿走出考场的家长梁女士说。“现在升学的选择很多,绝对不会没书读,就看上什么层次的学校,我从来不会给女儿压力,她自己尽力了就好。当然,即便看淡成绩,高考也是很重要的一次人生经历,对于孩子来说,我认为是成长中应该经历的一次历程”。
曾经同样经历过高考的考生家长吴先生认为,现在高考相比当年要轻松多了,“自己经历过高考,我明白对孩子意味着什么,但问题现在社会不同了,分数再也不是衡量成就的唯一标准,除非考上清华北大,我觉得其他学校都不会差别太大,将来就业也不会根据高考成绩的高低为参照的,选对一个专业、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更为重要。”
吴先生说他本人对高考是毫无压力的,但是孩子本身还是会感觉到压力的,“更多是来自同学,尤其是同学家长的期许,孩子觉得自己也不能松懈,给自己增压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