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第二届中学文凭试(相当于内地高考)于7月15日放榜,8万余名考生中,有9名考生喜获7科最高级的5**最佳成绩,成为文凭试状元。与此同时,有2.8万名考生考取入读大学的最低要求,但香港政府资助的大学名额只有1.2万余个,意味着过半考生虽有入场劵,也只能望大学门兴叹。
有人欢喜有人愁
在香港,文凭试成绩是本地学生目前能否升读大学的一项重要指标。
15日上午,考生回到自己学校等着老师派发成绩单。收到成绩后,有人欣喜若狂,有人表现平静,还有人却默默地留下两行泪水。
全港考生获得31分以上(满分35分)的只有770人,王同学便是其中一员。他高兴地说,成绩比他预料得好。“自己的中文不好,考试时的表现也不好,放榜前有担心过会因为中文而未能升读本地大学,幸好有惊无险。”热爱数学的他,希望可以入读香港大学的计量金融学士,将自己的兴趣融入未来的工作。
但也有人手拿成绩单发愁,考获19分的刘同学,放榜前对自己满有信心,预计自己能得到24分,但收到成绩单时,心情却突然跌到谷底。“每科成绩都比自己的预期低了一级,虽然取得了入读大学的最低要求,但也不抱什么期望了。”但纵使失落,仍要打起精神四处找寻自资学位(自费大学)或副学士课程(课时两年),只希望可以继续读书。几经奔波,他终于获得一个副学士课程取录,算是稍稍放心了。但他表示,正准备到一间私立大学报名,希望可以得到一个学士学位。“对我来说,读什么科目并不重要,只要能有学位就可以了。”
一次考试多种选择
在香港,学士学位是很多学生努力的目标。高中苦读3年,只为在文凭试中考取好成绩直接升读大学。考不上的,有的会读自资学位,有的会选读副学士或高级文凭,希望可以此当作踏板,最终目标仍是读大学。因此,放榜后,像刘同学一样四处奔波的考生满大街都是。
当然,要读大学不一定要留在香港,麦同学早在放榜前已经获得英国的学校取录。对他来说,文凭试成绩单只是可有可无的一张纸。问到为什么不留在香港读书,他说,因为在外国可以读到自己喜爱的科目。“我的成绩虽然不错,但在香港应该上不了大学,即使可以,但选择也不多,反而到外国不仅可以读大学,更可以读到我喜欢的酒店与旅游专业,还可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。”
香港考生压力也山大
今年香港文凭试共有8.2万余名考生应考,其中2.8万余人获得入读大学的最低要求(中国语文及英国语文3级,数学及通识教育2级)。未来3天,考生可以按分配的时段更改他们的联招选择,增加入读大学的机会。
新高中学制下,学生完成高中课程后,参加中学文凭试,并透过大学联招申请入读政府资助的学位课程。一般考生会报考中国语文、英国语文、数学及通识教育4个核心科目及2至3个选修科目。考试科目的等级以数字划分,分为1至5级,5级为最高,而考取第5级的考生中,再设5*及5**等级,标示较优异与最优异的考生。计算分数时,最优秀的5**级为7分、1级为1分计算,最佳5科成绩计算得出总分,预计今年需要约22分才可跨过大学门槛。